什麼是創意焦慮?如何瞬間克服設計中的撞牆、卡關?


不論你是為新創公司開發產品服務,或在成長穩定中的企業,甚至是自由接案的設計師,只要是和創意活動有關的工作,創意焦慮經常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歷程。萬一遇上了撞牆期、卡關階段,創意焦慮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和影響,對設計和創造力造成的壓力,甚至傷害,該怎麼化解、克服?如何適度地善用焦慮,激發出更好的團隊成就和個人表現?今天我們就要來聊一下,這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
擁抱焦慮,是創新的必備過程

焦慮產生的時候,緊張不安、急躁、擔心恐懼的情緒狀態隨之而來,設計師能夠承擔多少焦慮,取決於每個人心理健康狀態和情緒適應能力。生活和工作中,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越多,恐懼和焦慮的產生也越頻繁。

對於焦慮的不反抗、不屏除,而是去察覺這些焦慮發生時的自我反應,是成為一個更好創意人、設計師的第一步。察覺、擁抱焦慮,轉化為創意的動力來源,而不是反射式的把焦慮拋給別人,破壞團隊表現,損害任務目標的進行。

首先,通常人在焦慮時,會有這些反應:

  1. 覺得怎麼做似乎都不夠好
  2. 想像別人都好像在笑自己
  3. 想要立刻放棄

設計活動中,焦慮的種類有哪些?通常有這幾種表現:

  • 覺得想法一提出來就一定會被批評,顯得自己傻或很遜。
  • 覺得設計提案一提出來,結果非好即壞,一翻兩瞪眼。
  • 東西做出來了,卻不是別人想要的結果,往往在無止盡的修改當中循環。
  • 想法討論了,好像沒討論一樣,時間過去了,專案卻沒任何進展。
  • 最慘的是,常常在沒想法、完全沒方向就要硬著頭皮去動手做。

察覺焦慮,找出對應的積極行動

不僅資歷淺的設計師經常感到焦慮不安,資歷深、能力高的設計師亦會因為擔心表現不完美,或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而導致焦慮的產生。而其實焦慮,不盡然對創造力全是負面的影響。因為設計活動中,有效的計畫和執行,必須仰賴於對危險的預期,當我們意識到危機的到來時,會做出行為與反應的調整和因應。由此可知,焦慮對於創造力亦能帶來正面的影響。因此,當我們試圖去完全地消除創意焦慮,將會比適度焦慮帶來更大的危害。

作為一位設計師或創意人,遇到卡關、撞牆,坦承自己的創意焦慮,就好像在意味著自己不夠專業,最糟糕的是,一旦有這樣的想法以後,與團隊工作和溝通上的流暢性和變通力也跟著減低。

有的人企圖表現出專業,去刻意掩蓋、隱藏這種焦慮感,其實反映出的只是一種自我膨脹。隨之而來的,經由拒絕溝通、無視等言行舉止來貶抑他人的方式,接受批評建議的意願也跟著降低,對時間管理和與他人合作的不友善態度,也會讓旁人避而遠之。我們應該警覺這個現象,因為對於團隊表現的成長,或者當事人來說,這都是會造成負面影響的。

怎麼克服焦慮,可以整理出六個步驟:

  1. 承認有焦慮的存在
  2. 理解焦慮感受的來源其實是害怕擔心
  3. 發掘擔心發生的失敗是什麼
  4. 理解失敗與錯誤的發生可能是什麼造成的
  5. 找到避免可能發生錯誤的方式
  6. 接受有萬一出錯的可能性

當焦慮來的時候,如何做到瞬間轉化成為積極的創意動力?

這裡可以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方法:平時可以閉上眼,想像一個畫面,在自己心裡有個開關,它專門的功能是負責啟動自己的興奮感覺;在焦慮發生的時候,有意識的同時去觸發這個開關,就可以把現在的焦慮轉化為對面臨問題的興奮感受。

你可能會問,真的有這麼簡單嗎?沒錯,一切就是這麼簡單,而且馬上就可以試著操作看看!因為焦慮真正的根源,並不來自於失敗,而是沒辦法做到更好,害怕犯錯。但我們要問自己的是,如果不犯錯,怎麼知道哪裡有可能做得更好?

而作為設計團隊管理者,我們除了察覺、轉化焦慮,更可以透過這幾種心態,來建立有挑戰卻友善的創意工作環境:

  • 對細節的要求持之以恆,退一步去想為什麼現在有缺點,挖掘有沒有更進一步去改善的可能。
  • 轉移焦點,問一些設計呈現中,乍看也許和目前專案不相干的問題。
  • 當想要妥協讓步的時候,就用這種妥協的態度,來疏導抗拒溝通的心態,找到適合表達的想法。
  • 建立領導自信而不是施以威嚴,溝通而不是說服。創造挑戰與刺激,和具備同理心一樣重要。

在我回顧過去領導設計部門管理和擔當創新教練以後,現在我對創意焦慮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。如果設計師心中一直存在著畏懼,他們就會不自覺的更難相信自己能做到更好,影響到個人成長和工作表現,這樣的狀況自然不容忽視。我曾經替這樣的成員覺得抱歉,但同時也深深的感激,因為有他們的存在,才讓我更能成為現在的自己。

您也有過創意焦慮嗎?不妨在這裡留言或與浩斯聯絡,說說看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情形。